找到相关内容3044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敦煌壁画中的杖具

    病魔无畏的精神力量有密切的关系。如《药师琉璃光王七佛本愿功德经念诵仪轨供养法》云:“世尊药师琉璃光,执持最胜妙法藏,利乐众生如日月,光明最胜我赞礼,受持经律论藏教,手执钵盂锡杖等。”从其姿态上考察,药师...

    胡同庆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0/07560592494.html
  • 现代中国佛教慈善观念的“返本开新”

    戒法,方有办事行轨,否则,破坏佛法,违背教规而不自知。以前出家僧所采取的修行法,非自了之禅宗,即往生之净土,都不圆满。此戒方为正修之菩萨行。至于礼拜、念诵,也只是万行中之一,应当依此菩萨戒而发菩提心去行...

    佚名

    |佛教观点|佛教慈善|返本开新|现代中国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1/07455293214.html
  • 佛法概要-宗萨钦哲仁波切开示

    佛法是不是一种哲学呢?哲学是由人类智慧所创,以此定义来审视佛教,佛法也不是哲学。那么佛法是什么?佛法是佛的教法,包括一切究竟的真理。若不了解佛法的真义,每天只是念诵、修行,就不算真正跟着佛的教法而行。...

    宗萨钦哲仁波切

    |基础|佛教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9/11/08564493513.html
  • 解脱大乘天论—兼谈玄奘法师的大乘菩萨行

    七宝行树也会出微妙音,譬如百千种乐同时俱作;连白鹤、孔雀、迦陵频伽共命之鸟都是阿弥陀佛欲让法音宣流变化所作;凡我等人,只要若一日、若二日……念诵阿弥陀佛名号,一心不乱,临终之时阿弥陀佛即现人前,迎接...

    王惕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1/08262293684.html
  • 虚云大师振兴佛教及其佛教教育思想

    制定了《客堂规约》、《云水堂规约》、《禅堂规约》、《戒堂规约》、《大寮规约》、《浴室规则》、《农场组织简章》、《学戒堂规约》、《水陆法会念诵执事规约》等一系列规章制度振兴佛教。   2、不顺大流,而...

    胡孝忠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1/09475394101.html
  • 放生·放死

    佛可能,这就是救它的智慧。又如在马路旁或任何地方,见到人家正在杀害生命,无法救助之时,我们应发出怜悯心,口中赶快为其念诵三皈依及阿弥陀佛圣号,帮助它,略尽我们的一点悲心。 放生是敬畏因果、尊重生命的...

    佚名

    |佛教观点|佛教视角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2/07285294625.html
  • 虚云老和尚一生中的难事奇事

    民国九年(岁次庚申八十二灭)张拙仙居士以雌雄二鹅送至昆明云栖寺放生,请说皈依,二鹅俯首静听,至说戒毕,举首作欢喜状,从是日起,二鹅常随人上殿;人念诵,鹅即视听;人绕佛,鹅随绕佛,经久不变,人人都欢喜这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2/15503994651.html
  • 再次强调孝养父母及行善对戒邪淫的重要性

    足!!!内心也非常清净,厌恶黄色淫秽的东西,这都是阳气足之后自动的表现。 伤精的师兄们,我们要反省:是否自己顶撞父母的、让父母操心的、爱和父母闹别扭较真的、让父母日夜焦虑愁苦,平时多多念诵《佛说父母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2/15504794665.html
  • 《道次第》修学地图

    没有在内心引起重视,没有认识到念诵的意义,即使觉得应该去做,也是没有力量的。所以,修皈依时必须用心,而不仅仅是追求数量,不仅仅是想着今天要完成这些任务。修行是一种正确的重复,惟有质量加上数量,才能在...

    济群法师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2/07280094942.html
  • 论晋水净源与北宋的华严中兴

    的《略本忏仪》,其内容显然是大为简化的。其主体结构则包括总叙缘起、严净道场、启请圣贤、供养观门、正坐思惟、称赞如来、礼敬三宝、修行五悔、旋绕念诵、警策劝修等十门。从其文本来看,净源除简化组织外,还有二...旋绕念诵、析通观法。其内容中较值得注意者,约有二端,一是对当时流通的《楞严经》诸疏钞的引述,特别是对仲希《金衡钞》的援引;二是对慈云遵式所制天台忏仪修行的引用,特别是“析通观法”中之所述,颇引人注目。...

    陈永革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2/15281095062.html